登 录
收藏页面 设为首页
  • 最新资讯
  • 协会公告
  • 行业信息
  • 协会活动
  • 分支机构活动
您所在的位置: > 行业动态 >行业信息

疫苗全程可追溯 湖北首家智能免疫门诊运营

发布时间:2019-03-20 10:20:33      点击数:      来源:

    通过手机扫码,即可成功挂号,还可以在手机上查到疫苗的生产厂家、规格、剂型、接种时间等。

  在石家庄“疫苗调包”、长生生物疫苗风波之后,基层医疗机构开始提档升级。

  日前,湖北省首家智能计划免疫门诊,在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运营,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套全智能化“免疫接种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排队叫号、手工填单、人工取苗方式,疫苗由全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分配管理。

  “以前疫苗接种信息都是手记,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有了这套‘全流程智慧计划免疫系统’之后方便追溯疫苗信息。”3月19日,武汉市江夏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朱华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之前河北石家庄发生了疫苗“掉包”事件,如果有这套系统就不可能出现“掉包”。

  朱华乔介绍,这套系统由操作系统和智能冰箱两部分组成。操作者通过扫描智能储存冰箱上的二维码,相应的疫苗会自动弹出,像自动售卖机一样,避免了人为操作上的失误。“保证疫苗存储温度一般维持在2-8摄氏度,以前人工取疫苗,频繁开关冰箱门,难以保证温度条件。现在的智能冰箱能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储存环境。”

  疫苗接种智能化

  因此前频发的疫苗问题,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疫苗管理逐步趋严。去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出公告,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药品疫苗攸关生命安全,必须强化全程监管。

  朱华乔表示:“立法的重点,一个是疫苗流通环节,另一个是疫苗接种环节,国家会加强对疫苗的监管,保证疫苗产品质量安全。这也是我们运行这套系统的初心。”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这套系统自去年十月份便进入试运行阶段。在此之前,为了推行“全流程智慧计划免疫系统”,工作人员于2017年11月去四川学习了当地“计划免疫科”的功能布局。2018年7月,天津为了完善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系统,在全市300家预防接种门诊统一配备了运行更稳定、控温更精确的疫苗储存专用冰箱。为此,江夏区纸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又去天津学习了智能疫苗系统和相应的储存冰箱。

  “在和有关技术公司沟通后,结合疫苗接种人数、门诊管理模式等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适合自己的‘智慧疫苗’。”江夏区纸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艾学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以前打疫苗的人排成长龙,偶尔碰上缺苗的情况,家长们只能无功而返。现在通过手机扫码,即可成功挂号,还可以在手机上查到疫苗的生产厂家、规格、剂型、接种时间等,我们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缺苗信息,疫苗科普类信息等,家长们更省心也更安心。

  对于是否大范围铺开这套智能疫苗系统,朱华乔表示:“今年准备在江夏区大面积实施,这套系统比较成熟,问题在于资金,我们还需跟相应的技术服务商就价格问题进一步交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去年起,全国各地包括天津、杭州、青岛、济南、六安等地均先后启动类似于“全流程智慧计划免疫系统”的智慧疫苗系统。

  不过,在武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员工周女士看来,这套系统仍旧无法代替人工在分拣、核验中的作用。“一般医院哪怕有机械智能分拣,交到患者手里的药,还是经过人工最终核验的。此外,医院可能要针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配备专人指导她们操作新系统。”

  分级诊疗数字化

  疫苗注射智能化是近几年基层医疗机构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完善分级诊疗基层环节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武汉市江夏区自2016年12月起,借助医联体中江夏区人民医院、江夏区中医院为龙头的作用,利用互联网+,建设远程心电图会诊中心、影像学远程会诊中心。区内14家卫生院的心电图、DR、CT上传到远程会诊中心。卫生院影像、心电图诊断达到二级医院水平。

  江夏区的具体做法是搭建心电图远程会诊平台,通过卫生专网,江夏区人民医院将医联体内的18家卫生院心电图接入心电图会诊中心。将心电图发送到会诊中心,会诊中心出具诊断报告回传给卫生院。与此同时,区中医院搭建区域PACS系统后台,接入卫生专网。医联体内18家家卫生院通过区域PACS实时发送到区中医院放射科影像学会诊中心,10分钟后出具的最终诊断报告回传到卫生院。

  这种尝试使得身体不方便的老年患者能够就近得到治疗。辖区内山坡街村民李老爹,今年75岁,双腿无力行动受限7天。因到纸坊大医院检查不方便,来到家门口的山坡中心卫生院,卫生院医生怀疑脑梗塞,做完头部CT,通过区域PACS,把CT片子传到40公里外的江夏区中医院影像学会诊中心,10分钟后,CT诊断报告传过来了。通过远程医疗,李老爹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远程医疗是去年12月启动的,目前阅片数达到4.1万张,心电图次数1.1万人次。”朱华乔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远程医疗有利于优质医疗下沉到基层医院,改善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状,所以我们要推广远程医疗,充分发挥大医院优质资源效应,加快推进分级诊疗、逐级诊疗,提高基层医疗医院的诊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