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新资讯
- 协会公告
- 行业信息
- 协会活动
- 分支机构活动
国药一致2019年报:营收520亿,医药零售130亿,国大药房门店达5021家
4月21日,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一致”)2019年报告披露。
2019年国药一致营业收入520.46亿元,同比增长20.69%;营业利润18.36亿元,同比增长9.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1亿元,同比增长5.00%。
国大药房营收超127亿 同比增17.24%
报告期内,国药一致的主要业务包括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
2019年度,国药一致分销业务累计完成营业收入400.14亿元,同比增长22.15%,通过进一步扩大和巩固直销业务优势、提升对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各个业态均实现高速增长。
其中:医院直销同比增长21.84%,其他医疗机构直销同比增长31.64%,零售直销同比增长32.94%,器械耗材业务同比增长47.65%,零售诊疗业务同比增长63.05%。国药一致分销业务2019年度实现净利润8.46亿元,同比增长18.19%。
在分销业务板块,国药一致抓住“4+7“、GPO、国谈等政策机遇,在药品降价大趋势下取得市场份额的有效提升:两广地区龙头地位持续稳固,4+7集采及扩面方面,广州和深圳均实现了良好的开局,取得扩面25个品种配送权,其中5个独家品种,中标品种毛利率较上年提升1.75个百分点。
同时,零售直销、零售诊疗、基层医疗、器械耗材四大业务方向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在医药零售领域,国药一致营收130亿,同比增长17.01%。国药一致属下国大药房2019年度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27.54亿元,同比增长17.24%。国大药房各业态稳步发展,其中直营常规同比增长12.97%,DTP同比增长32.10%,OTO同比增长33.11%,批发业务同比增长64.00%,加盟业务增速6.00%。
2019年度国大药房实现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3.37%。国大药房累计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5.95%。
2019年度,国药一致对联营企业累计投资收益3.31亿元,同比增长3.52%。
国大药房净增门店746家 客单价86元/人
2019年,国大药房持续推进门店快速扩张,同时探索新业务模式。
2019年底国大药房门店总数5021家,其中直营门店3744家;净增门店数746家,其中新开直营店和加盟店净增608家,并购净增138家(不含吉林天和、养和堂);院边店拓展持续增速,2019年净增74家。客单价86元/人,同比上升16.2%,经营效率持续改善。
国大药房门店共覆盖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近71个大中城市,规模超过100亿,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内,国药一致启动收购上海鼎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间接收购“国药控股天和吉林医药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医药药材有限公司、普洱淞茂济安堂医药有限公司、国大药房(朝阳)仁爱药房有限公司,零售版图拓展到吉林省、云南省;完成投资新设国药一致医药供应链(深圳)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国致药房(河源)有限公司、辽宁国大医药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永兴堂连锁(朝阳)有限公司、国控广医健康管理(湛江)有限公司。
此外,沃博联WBA成为国大药房的战略股东后,双方经过近2年磨合,合作逐渐深入。年报指出,国大药房与WBA携手推出的“新概念”试点药店于2019年1月在上海开业,取得良好效果,将总结经验以利于模式的复制推广。
年报显示,国大药房正加快创新业务布局,电商业务多业态全面发展:电商业务同比增长29.7%,电商O2O业务覆盖门店超2800家,累计日均单量12000单;B2C业务开拓药房网、壹药网及拼多多等渠道;利用已有的网络、产品、店员等优势,完善微信商城、APP等自营O2O平台,实现增值服务,会员中心+商城+健康社区系统实现无缝链接;实现送药上门、在线搜药、消费记录线上线下全打通。
为壮大药师队伍,优化药事服务,国大药房2019年开展线下药学专业人员培训1000多场、患者教育3600多场,内部执业药师培养成效显著,且已培养糖尿病专员1700余名、高血压病专员1500余名,实现慢病培训常态化。
将加快门店布局 自建电商平台
对于未来发展,年报透露,面对国内外新环境以及产业政策的变化、新生态新模式的竞争格局,国药一致将通过科技创新、探索新思路,充分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中,国大药房将持续加快网络布局,提速创新发展。包括持续推进网络扩张与下沉,通过“直营+加盟”加快门店布局:在已进入区域加强资源整合,增强区域市场影响力。在直营店拓展方面,快速抢占医院周边优势商圈,进一步下沉布点;鼓励各子公司大力发展加盟业务;分类分级推进省级平台建设,做好新并购企业整合及风险把控,发挥协同效应。
此外,国大药房还将积极推动零售业态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服务模式:落地CRM系统,升级会员管理及考核机制,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创新会员模式;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产品、店员等优势,建立自有电商平台。同时,持续强化在信息技术、零售终端运营、品类优化与自有品牌、门店新模式等方面的全面项目合作。